公司新闻

绿智融合向未来 2023年轨道交通绿色智能建造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开幕

来源:贝博app体育官网下载最新下载    发布时间:2024-04-10 14:38:16

  原标题:绿智融合向未来 2023年轨道交通绿色智能建造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开幕

  筑蜂网讯4月7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导,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成都轨道交通集团、中建三局联合主办的2023年轨道交通绿色智能建造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开幕。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合华;四川省住建厅一级巡视员孔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李国勇,专家和学术委员副主任邢智明、杨广武;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涛,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彭宝富;武汉地铁集团副总经理王金峰;中建三局副总经理侯玉杰,技术中心(总工办)主任戴小松,以及高等院校、行业组织、领军企业共500余名嘉宾参会,一同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智慧赋能、绿色建造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果。

  作为轨道交通行业盛会,大会以“智慧赋能 绿色建造”为主题,分为学术交流和现场观摩两大部分。会上,参会嘉宾围绕“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数字化赋能与服务发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方案解读”“国家优质工程奖申报宣讲”“成都轨道交通枢纽建设”“武汉轨道交通绿色建造创新与实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智能建造技术的探索与实践”等主题作主旨演讲。

  来自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南宁轨道交通集团、中建三局基建司、深圳地铁建设集团、中铁二院、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南昌轨道交通集团、贵阳市公共交通投资运营集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中铁十一局、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的专家分享交流实践经验、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助力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数字化发展。

  会上,中建三局数字展厅引人眼球。该展厅由智慧化管理、工业化生产、智能化装配、模块化设计、绿色化建造及数字化运维六大版块组成,集中展示了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工程指挥中心、智慧工地系统、移动式高精度测量机器人、铰接滑筒式连续掘进盾构机、混凝土智能作业机器人、智慧化机房、富水砂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钢筋工程BIM翻样等,展示了中建三局在自主创新、高科技装备、智能建造、绿色建造、建筑工业化、数字化运维等领域的前沿成果和核心技术。

  近年来,中建三局以BT、BOT、PPP等方式全方位参与城市建设,累计投资额超1000亿元。累计参与中国11个省、20个市的38条地铁线路建设,先后实施了中建三局首条地铁全线号线三期和首条全自动驾驶地铁全线号线公里。具备土建、轨道、四电、站台门、综合监控、装饰、人防等地铁全专业总承包施工能力,依托职业化的项目管理团队,联合多家知名勘察设计院和专业分供商,强强联合、优势叠加,提供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揽子服务”,致力成为各级政府最佳城市合伙人。

  “隧道坍塌,3人被困,情况万分危急!”近日,中建三局工程指挥中心“警报”大作,1500公里外的某项目隧道模拟坍塌现场监控投射至大屏,工作人员即刻进入实战状态。

  “做好现场警戒,严禁冒进救援!”根据指令,项目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事故调查组等迅速行动,紧急协调应急、消防、医疗等单位火速赶赴现场。最终,经过多方配合,被困人员成功获救,本次隧道坍塌应急演练圆满结束。

  这只是中建三局工程指挥中心应用场景之一。在展厅内,该工程指挥中心的大屏也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参观。这个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智慧运维平台,集客户来访宣传中心、决策指挥调度中心、企业经营分析中心、预警告警风控中心、运营赋能服务中心组成,通过全景监控、会商系统、单兵巡检、远程协同等功能,穿透工程建造全过程管理,让后方也能听到枪炮声,有效实施指挥。

  如果说工程指挥中心是“智慧大脑”,那么在海内外近2000个工程现场搭建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则是“千里眼”“顺风耳”,通过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墨斗IOT物联网平台,它是一个集成云端、边缘计算、AI算法一体化物联网平台,其接入数万个摄像头及智能化劳务管理系统、消防烟感报警系统、扬尘噪音监控设备、智能水电监测子系统、5G智能安全帽等数十种智能设备,它们如同嵌入项目肌体的“神经末梢”,室内烟雾浓度、雾霾扬尘、水电安全、工友跟踪等均可实时监测、实时预警、实时处置,实现“人、机、料、法、环、安全、商务、进度、测量、可视化”的全面管理。

  智慧工地的另一明星作品是轨行区调度指挥系统,该系统通过现代5G通信技术,配合隧道组网定位设备,既能够保证隧道信号不“失联”,保障人员、车辆安全,还可以对现场铺轨进度、轨行区设备正常运行、计划管理做全面监控调度,大幅度的提升轨道工程项目施工效率。目前,该系统已全面运用于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工程,依托这套系统,施工效率较之前提高40%以上,并成功申请软著2项。

  中建三局建造智能化推广应用的另一项“代表作”就是“流动式设备管理平台”。这是中建三局针对地铁产品线专门研发的一款采用微服务架构,打造涵盖大型机械设备进场管理、特定种类设备人员资质审核、进场人员安全教育交底等业务于一体的微服务集群。通过设备后台监管、人员后台管理、成本后台管控,实现流动设备全过程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安全管理一体互通,形成领先的数智化流动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在现场,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可大范围的应用于隧道、桥梁、地铁等领域的移动式高精度测量机器人精彩亮相。

  该机器人采用北斗技术,装载了多感融合的定位与导航控制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实现自动行驶、自动调平、精准设站和智能测量等功能,还可以实时显示测量结果,并将测量数据自动上传至云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和展示,操作人员只需在后台通过电脑,就能一键掌握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

  该机器人综合测量精度在2毫米内,突破了国内外移动测量厘米级精度限制;综合测量速度8秒可以测试一个点位,效率比传统测量方式提高5倍以上。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测量,有效解决传统施工依靠人工逐点测量问题,减少80%测量人员投入,并且在高温、极寒、低氧环境可正常作业,为项目的数字化施工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展示现场,还有一款智能装备引起记者注意。这款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铰接滑筒式连续掘进盾构机,能够实现连续掘进和常规掘进两种模式一键切换,可有效避免传统盾构掘进与管片拼装间歇交错而引发的施工不连续、盾构姿态控制不易,盾构尺寸较长不能实现小曲线转弯等突出问题,成为中建三局积极研发智能建造设备,引领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缩影。

  该设备可适用于城市地铁隧道、污水管线、线缆隧洞、石油天然气管道等隧道盾构法施工领域,施工效率可提升35%以上。依托前期数百次循环作业实验,该项技术先后获得4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适用新型专利、软著2项、论文8篇。

  展示现场,还有一对“孪生兄弟”机器人——混凝土智能作业机器人引来多位参观者驻足。据中建三局数字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对“孪生兄弟”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轨道道床的混凝土施工。哥哥“振捣”,主要负责混凝土振捣,弟弟“整平”,则主要负责混凝土振捣后的整平。

  过去,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施工都是通过传统人工作业方式,由于轨道空间狭窄,施工作业面受限,工人劳动强度大,人工投入多。该款机器人投用后,可通过首次参数设定,自动完成后续规定范围内的作业任务,当遇到障碍物时,还可以自动触发紧急制动功能,既保障了施工作业安全,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据工作人员介绍,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一期,据粗略估计,该项技术至少可节省人工费用40%以上、缩短工期至少30%。

  期间,现场展示的“智慧化机房”成果引发嘉宾的极大兴趣。据工作人员介绍,智慧化机房又名自适应空调,它是一款采用风水联动控制系统,将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作为整体单元,充分考虑设备间的相互耦合效应,同步建立空调设备的高精度性能模型,通过实时动态、主动寻优的技能优化控制算法,寻找满足冷量需求下整个冷冻机房及风系统能耗最低、能效最高的运行工况参数。

  据了解,该项设备通过内含的机电设备运维知识库与智能诊断服务,不但能够实现设备的故障预防性诊断实现机电设备的智能运维,还能轻松实现通风空调系统整体节能率30%以上。

  “富水砂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也是中建三局践行绿色建造的典型代表。该项技术针对富水砂层盾构施工中的频换刀具、沉降控制难、出渣口易喷涌、接收难等技术难题,创造性研究出防喷涌装置、钢套筒接收等技术措施,总结形成了富水砂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该项技术可让盾构机在软土底层和硬岩底层中自动适应调整刀刃长度,有很大成效避免刀具磨损,减少刀具更换频次,掘进过程中,该项技术还可以实现同步注浆,可有效避免地面沉降风险。同时,该项技术利用全封闭地连墙加钢套筒,还能克服深埋盾构在富水砂层中接收易涌水涌砂的风险,确保接收安全。

  数字化运维展厅前,聚集着众多参观者,其中钢筋工程BIM翻样尤为吸睛。中建三局结合“工业4.0”“柔性制造”“大数据”等先进理念,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自主研发了钢筋工程BIM翻样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反向生成对照图形、多重数据校核,构建数据中台及构件唯一标识码,实现95%以上的图纸信息自动识别,并同步生成满足施工精度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模型,有效解决了钢筋翻样效率低、劳动强度打、损耗高等行业痛点,提高了钢筋加工效率,减少人工成本,促进了钢筋加工产业化发展,实现施工效率、工程质量和建设成本的共赢。

  AI智能识别、防火、防水实时警报、一键与现场人员“对话”……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智承基础设施智慧运营平台,实现足不出户掌控全局态势,经营运维情况、资产运行实况实时智能分析,并通过项目全景和细分场景下的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项目运行保障和巡检维护,综合管控、联动指挥、数据检测、风险识别、应急调度与事态评估等功能,为传统基建插上“智慧”翅膀。

  据悉,该技术广泛适用于管廊、路桥、水务、园区等多业态应用场景,目前已在武汉青菱管廊、襄阳樊西管廊、宜昌伍家岗大桥、荆州环长湖、杨泗港快速路等19个基建项目应用。

  据悉, 4月8日,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们前往中建三局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金牛公园站现场观摩。了解来自中建三局的智慧工地的明星产品盾构调度指挥中心。“盾构机上安装了各式各项的摄像头、传感器、报警装置等。”工作人员说,它们如同盾构机的“眼睛和耳朵”,盾构掘进过程中各项参数都能一清二楚地反映在大屏幕上,地面技术人员再利用盾构智慧平台,同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智能监测、智能管理以及重要数据的智能统计与分析,进而达到智能辅助掘进等功能。

  记者了解到,成都轨道交通27号线千米,运营采用无人驾驶技术,目前全线车站整体的结构已顺利封顶,建成后将加强成都北部区域与中心城区联系,扩大快速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改善沿线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条件。